close

 

2019年的招募已經告一段落,大家最近體檢都結束了嗎?希望你們能夠早日收到來香港的通知以及簽約的email喔!!

這篇是一些我近幾年來在香港生活的心路歷程,真實心聲還有酸甜苦辣都打出來給大家做個心理建設跟參考

 

 

來香港前必須要注意的事情

 

這是我非常想跟大家強調的事情:把全身的檢查都盡量做好再來,尤其是牙齒!(親身痛苦體驗)

當時在受訓商務艙期間碰到牙齒蛀到神經,真的完全吃不下飯,瘦超快但超痛苦,只能利用短短週末兩天休假飛回台灣看牙補牙再飛回來,真的是切身之痛!

你問我為什麼不在香港看牙齒?

因為在香港他們只會給你普拿疼和止痛藥(蛀牙蛀到神經普拿疼會有效?)然後遞給你一張估價單,跟你說要補牙的話全部加起來要收你兩千多港幣(笑)。

問題是你在台灣花健保費150他就能趕緊緊急幫你補牙了,即使沒有預約但看你很痛有些牙醫還會說好可憐我趕快幫你緊急補一下你之後再來做根管治療跟裝假牙。

香港是即使看你超級痛苦已經雌牙咧嘴,還是會跟你說他們沒辦法幫你補,因為可能涵蓋的保險不同,你要有保牙醫這一塊保險才有cover(但我也不確定)。

 

這邊有幾個切身見證的例子:

有一次我朋友眼睛感染,想去機場診所看醫生拿假單,結果醫生問她:要幫你點藥水嗎?她說好,結果發現醫生點進去的是水。

再舉一個最近才發生的例子,我另一個朋友某一天上完班腳底板很痛,就到她家附近的醫院掛號。

醫生跟她說是因為她平常上班都穿高跟鞋,下班又穿平底鞋,這樣一下穿高跟鞋一下穿平底鞋造成腳不適應,所以要她出門一直穿高跟鞋,這樣才不會腳痛。我當下聽到雖然一度問號滿頭,但也想說那好吧,請她遵照醫生指示都穿高跟鞋看看。

結果後來她痛到受不了回台灣看醫生,醫生說她根本就已經得了肌腱炎,要復健一兩個月才能好,還要針灸吃藥。

總之,我之後就學會了一個道理:除非是你很熟的或是香港當地人介紹的有品質保證的診所,否則我生病一定飛回台灣看醫生。

當然香港還是有非常好的診所和醫院還有醫生,只是實在有些很驚悚的經驗,所以還是分享給大家。

 

記得要帶你常用的藥

不管是抵達香港後還是在受訓期間,生病或者嘴破喉嚨痛頭痛都是麻煩事,如果你像我一樣有時候會偏頭痛或者很常咬到嘴邊肉需要急救,建議口內膏,口內噴劑,頭痛藥,喉嚨痛的藥還有感冒藥都要帶齊全。

受訓進度很緊湊,一點點小毛病拖下去我覺得都會影響上課和下課精神,我會建議如果能夠避免就盡量避免,每天多吃維他命還有水果補充體力。

 

 

受訓期間必須要注意的事情

 

5月招募,所以你們來香港的時間可能是8月~9月左右,剛好是一年裡最熱的時候。

首先請注意,每天要多喝水,雖然都是在公司教室和training school之間移動,但是香港的夏天室內外溫差超級大!非常容易感冒!因為他們很喜歡室內冷氣開超級冷(一個彷彿冷氣不要錢的概念)然後外頭又是毒辣辣的太陽,常常室內室外進進出出會很容易受寒。

加上我覺得近年來香港連九月都是熱的(有時候連九月都還在開冷氣),所以真的建議大家來香港之後的夏天,不管你是要去商場還是mall還是百貨公司,都帶一件薄外套,如果受訓時感冒很麻煩的。

2013年招募的時候是10月,第一批IND3是1月開始受訓,所以大家普遍都是在最冷的1~3月開始受訓,每天早上起來都是10度左右的溫度,加上7點半接駁車會準時在樓下等著接送到公司,所以那時候寒冬摸黑早起真的超級痛苦

但那時候我們的敵人是冷,你們的敵人是熱,所以要注意健康,千萬不要讓自己中暑或者生病了,不然會比較辛苦喔。

 

要習慣香港的快

我永遠記得受訓第一天的第一堂課,TRAINER跟我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 LEARN FROM HONG KONG IS TO BE FAST

因為我是一個走路很快適應力也還算強的人,所以其實來不到一週左右就已經很習慣香港的步驟了。但即使是這樣,有時候還是時不時會被惹火。

可能你在排隊時會一直有人從你和前面的人的中間的縫隙穿越過去,一句不好意思或唔該都不會講,有可能你到商場幫後面的人開門,他們也不會跟你說一句謝謝,更有可能你穿著制服莫名其妙被某些阿姨叔叔插隊,對方還義正嚴詞面不改色站在你面前。這些都算是生活常態,因為他們其實已經很習慣了,所以現在我也習慣了(?)。

然後這邊想分享我來香港之後算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XD

那時候我剛來香港一年,還住在黃金海岸,有一天去屯門市中心的V City買東西(可能以後也會變成你們某些人的據點XD),在那邊的一田超市排隊等著結帳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想到有個東西沒買,所以就習慣性倒退一步,想說趕快轉身去找自己要買的東西。

我一直記得那時候轉身時和排在我後面的女生擦身而過,因為有點算是擦撞,我很習慣的說了兩聲"對唔住"跟"唔好意思",然後對她點了頭示意道歉,結果她的反應真的嚇了我一跳。

那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用只能用"惡狠狠"來形容的眼神強烈而豪不遮掩地瞪了我一眼,"嘖"了我超大一聲之後就走開了。

我當下真的傻在當場,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辦。

那一次算是一個震撼教育,我以後都要告訴自己,走路不要擋到別人的路XDDD

 

交通工具
 
1.巴士
 
香港的公車叫"巴士 (BUS)",因為是之前英國殖民的背景,所以和英國一樣是雙層巴士,你在倫敦也會看到一樣類型的巴士。

我必須得承認,直到現在每每坐上雙層巴士的上層,每個轉彎我都還會覺得自己在坐雲霄飛車。

我只有一句話:搭香港的巴士能坐就趕緊坐下來,能站的話千萬不要玩手機,要抓緊扶手!因為司機一個華麗的MOVE兇猛流利的轉彎,下一秒你制服的裙子就可能會劈叉或者你就會飛出去(真心不開玩笑XD 這週才發生在我身上而已)。

香港其實近年來陸續有發生幾宗司機開太快導致雙層巴士翻覆的案件,基本上沒繫安全帶的人傷亡的比例很高,所以其實繫安全帶會比較安全(但說真的,有時候我搭車會找不到安全帶在哪)。

 
2. 的士 (計程車)
 
香港的計程車叫的士(Taxi),有分成三種顏色,紅綠藍,諸多外籍組員所住的東涌大嶼山新界這一帶是藍色的。
 
基本上如果路程一樣但搭錯顏色的話會被多收費,例如紅色就是專門行駛進市區的,如果要從機場搭到市區就可能會收過路費還有過橋費之類的規費。
然後香港如果行李要放後面的行李箱也是要加錢,基本上我覺得不便宜。
 
然後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要搭香港的計程車(的士),為了你的安全著想,上車第一件事請立刻繫好安全帶!(超重要)
 
因為司機真的會一邊瘋狂飆車一邊不停講電話接下一宗生意(從你上車之後司機就會開始接電話準備接下一宗生意了,所以你如果聽到司機好像在自言自語其實不一定在跟你說話,大部分的機率都是在講電話)
香港的計程車司機方向盤上面那個區域會全是電話,第一次看到覺得還滿新奇的XD
 
 
3. 小巴
 
小巴就是小型的巴士,尺寸比計程車大一些,大概一車可以載十幾個到二十個左右,司機一樣飆車飆得很兇。
 
 
 
香港人普遍個性很急(尤其餐飲業)
 
即使到了現在,在點餐的時候還是不敢點錯。
 
有香港朋友跟我說,在飲食店她如果叫的東西服務生送錯了,她有時候也不敢叫店家改,因為怕被加料。
 
拿我前幾個月和朋友一起帶她爸媽去蘭芳園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在香港吃飯最好一次想清楚+ 注意不要點錯+ 然後最好事先查好餐單+ 一坐下來就直接點不要讓服務生等太久
這應該是香港服務業從業人員心中最理想的客人XD
 
雖然一定有人說幹嘛在香港吃飯要搞得壓力那麼大還要做功課,去到放鬆慢慢吃就好,但相信我,這是減少你的受氣量最好的方法(看我真誠的眼神)。
 
而且他們的名店基本上也不是給你慢慢吃慢慢想的,是要你快吃完快走快換下一組人進來的XDD 所以香港的客人都會很習慣快速點餐+快速吃完+快速離開。
 
併桌文化
 
另外在香港吃飯併桌(搭檯)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是不大又很有名的店,服務生應該會分分鐘問你要不要併桌,即使不是超級名店併桌也是算常態,所以被問的時候不用太驚訝喔
 
 

 

小小總結:不要過度預設對方立場懷有惡意,但該爭取的權利也必須爭取

 

最初在香港生活時,有可能會因為最初語言不通產生一些誤會,我的建議是不要太過度預設立場,認為對方一定有惡意。

因為有些香港的阿姨叔叔們講話比較大聲,但他們不一定有惡意,熟了之後就會知道他們很善良,建議有時候真的就當作他們個性比較大咧咧,慢慢習慣他們講話比較大聲就好。

但是!有一些該屬於自己的利益還是要去爭取。

我一開始廣東話不好,他們說甚麼我基本上聽不懂就都不會反抗,反而會默默損失很多自己應該爭取的權利。

現在我稍微有進步了,至少能夠講電話也能夠買東西,還能夠在面對某些商家的時候義正嚴詞卻又不凶狠的詢問某些細節。雖然廣東話還是講得二二六六,但至少敢去嘗試,敢去為自己發聲,也有膽量去制止那些惡意插隊或者明知故犯的人。

其實我周遭都是善良而且可愛的香港人,不論是我家樓下的警衛,我常去青衣城二期買天仁茗茶的店員,我常去餐廳的接待,隔壁每次開門看到我就笑咪咪問好的媽媽鄰居,還有我每一班飛過的組員,都是真真實實的心腸好又善良。因為他們讓我知道香港其實真的很溫暖。

 

當然這幾年還是發生很多讓我很生氣的事情,但我現在正努力跟這種憤怒平起平坐,一起學習努力共處XD

對我來說,香港生活還算是自得其樂瑕不掩瑜,也能從中找到喜悅與樂趣。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一切都取於心態。

我上長班前也會憂鬱,也會對著空無一人的家裡發呆覺得啊又要五天後才能回來,但是其實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不管你是一個月抓機回台灣兩三次還是一有G Day就宅在香港,其實就算在香港耍廢也還是很快樂的XD

 

以上小小心得,我們有機會下一篇再見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d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